全台西半部地區從昨天開始空氣品質一路從南壞到北部,空品不佳情況持續至今日,環保署預估,中部以北地區空氣品質在今天深夜鋒面來臨時可望改善,但中南部地區因不在這波鋒面影響範圍內,空品不佳情況可能延續至11日。

由於空氣品質狀況,環保署今天臨時召開記者會說明這兩日空品應變作為。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吳盛忠在記者會一開始,就拿出近年細懸浮微粒(PM2.5)紅色警戒站日數及PM2.5濃度統計數據強調,「空氣品質持續在改善」。

這兩天空氣品質不佳,外界質疑環保署無改善作為,吳盛忠強調,從中央的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到地區的區域空氣品質惡化防制計畫、業者的公私場所各級空氣品質惡化防制計畫及民眾的健康防護引導措施,從中央、地方、業者至民眾,平日都有默默執行相關應變措施。

吳盛忠指出,昨天也已有4個縣市成立應變中心、413家工廠配合減量排放、巡查349工廠、巡查78家營建工地等。

吳盛忠強調,環保署平常就在管制空氣品質,否則紅色警戒站日數、濃度不會減少,他也強調,環保署隨時都在應變,呼籲民眾也應保護自身健康。

服用保健食品可把握下列原則:
1、身體有需求才補充。
咀嚼、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髮族,可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孕婦和幼童,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最好每隔兩、三天吃一次,可減少過量危險。

2.、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若有在服用慢性藥物病患,例如肝、腎有問題的人,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並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異常症狀。

3、避免超過服用的建議量
無論是天然或合成,吃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和增加代謝負擔。保健食品也不能混合吃,避免交互作用造成過量及不適。如何辨識所吃維生素是否過量?可以參考營養標示中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DA)。

4、注意有效期限及標示
找有信用的製造商,注意看產品上是否有完整標示。成分都須符合沒有副作用的安全標準,民眾才可安心選擇。如果民眾要購買有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最好買經衛生署核准通過的產品,而且要注意,健康食品不可宣稱療效。「健康食品」須通過動物實驗,並經衛生署認證發給「小綠人」標章及認證字號。

對於一般健康人而言並不鼓勵吃保健食品,最好的維生素來源其實就是天然食物,因為這樣才不會吃進過多的化學物質,不過仍建議以新鮮食材為營養來源,飲食均衡,這樣自然就能夠吃出健康來!

根據環保署資料,協和、台中及興達電廠從昨天起就執行降載減排,7日總計降載8500MW,降載電量5021萬度,今天凌晨12時至早上7時,則總計降載3680MW,降載電量4186萬度。

環保署主秘蔡保健食品代工鴻德表示,台中電廠10部機組發電量總保健食品代工共5500MW,昨天的降載機制等於降了1.5個台中電廠,會繼續進行降載減量工作。

蔡鴻德也特別聲明,這幾天空氣品質不好,但仍發現有露天燃燒情形。他呼籲,最近空氣品質不好,又剛好遇到秋收季節,希望大家這個時候不要有露天燃燒行為,避免空氣品質惡化。

arrow
arrow

    langcarmen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