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活動假牙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每100人約3~5人會發生,常見於30~50歲的牙齒美白青壯年,當然其他年齡層也可能發生。肝血管瘤可能跟體質有關,有些推論認為是出全瓷冠生就有的缺陷瘤,隨年紀而增長,或是血管異生導致,但真正的發生原因尚不明確。

好心肝門診中心胃腸肝膽科專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葉佳衢,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表示,多數肝血管瘤是無症狀的,民眾多半是做健檢時或其他因素接受影像學檢查才發現;若血管瘤較大,可能因為壓迫附近器官而產生腹痛、腹脹等不適感,不過引起腹痛的原因眾多,也未必與血管瘤有關,必須先釐清是否有其他因素。 肝血管瘤破裂的機會微乎其微,除非剛好長在肝臟表面且體積很大,或受到外傷碰撞,否則不必過於擔心會破裂。 肝血管瘤既然是良性腫瘤,也就不會轉變成肝癌這種惡性腫瘤,不過對於有血管瘤的患者仍建議定期追蹤,因為惡性腫瘤就像千面女郎難以捉摸,初期腫瘤很小的時候可能誤以為是血管瘤,但只要定期追蹤就可及時發現異常變化;又或者有一種非常少見的肝臟血管肉瘤,臺大醫院至今也僅有數十例,一開始也常被認為只是血管瘤,但血管肉瘤其實是非常兇惡的腫瘤,患者一出現症狀在幾個月內就有生命危險。 超過2公分或肝癌高風險者 建議做電腦斷層輔助診斷 一般來說,肝血管瘤在腹部超音波檢查下,是呈現高迴音性且境界分明的病灶,不過隨著肝血管瘤大小不同以及患者的風險性,有不同的建議: 1.一般人若是首度發現2公分以下的肝血管瘤,且超音波影像很典型,建議每3至6個月追蹤。 2.若首次發現就是2公分以上的肝血管瘤或2公分以下,但追蹤過程中長大速率太快的腫瘤,會加做電腦斷層來輔助診斷,確診是血管瘤的話,後續定期以超音波追蹤即可。 3.若本身有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者,屬於肝癌高風險族群,有時血管瘤在超音波下,可能和肝癌以及高迴音性肝轉移的癌瘤不好區分,擔心光靠超音波無法百分百確診,會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來協助診斷,必要時甚至還會做肝臟穿刺,直接抽取腫瘤處的細胞做病理分析。 除非肝血管瘤太大或壓迫器官才考慮手術 臺大醫院追蹤30年的資料發現,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肝血管瘤會變大,平均18個月體積長大2倍,通常長到某一程度就停止生長,通常也不會因此危及生命。有些人原本只有一處長血管瘤,後來肝臟裡面多處都有血管瘤,但數目多寡也不是決定如何處理血管瘤的絕對因素。 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症狀,對肝血管瘤定期追蹤即可,建議一開始發現時第3個月追蹤1次,穩定後每半年至1年定期追蹤,至少追蹤3年比較安心;一旦血管瘤太大或位置接近肝臟表面,活動假牙造成疼痛或壓迫附近器官,且排除其它可能造成腹痛原因,才會考慮以手術切除。

langcarmen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喝酒往往過量,而且絲毫不在意。執業急診室醫師朱俊盈昨表示,很多人飲酒過量常會酩酊大醉,喝醉之後甚至自行駕車離去,這是很糟糕的行為,因為酒後駕車有相當比例造成車禍意外,導致骨折、內出血、腦出血等後遺症。此外,民眾經常忽略飲酒過牙齒美白量可能失憶,甚至造成記憶損害。

朱醫師指出,民眾牙齒美白飲酒之後,二成五經由胃部吸收,其他則由十二指腸進入血液循環,簡單來說,喝酒後五分鐘左右會在血液出現,半個鐘頭至一個半鐘頭達到血液最高濃度。

langcarmen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報告上如果有「胰臟脂肪浸潤」等字樣,代表你可能有「脂活動假牙肪胰」了!脂肪胰會怎樣?需要治療嗎?


langcarmen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